2018年上映的《谁先爱上他的》在台湾影坛掀起了巨大的反响,不仅因为它细腻的叙事和鲜明的人物设定,还因其探讨了复杂的家庭伦理和情感纠葛。这部电影由邱泽、谢盈萱、陈如山主演,以大胆又细腻的方式,揭示了爱与关系的多样性及其背后的痛苦与自我救赎。故事的主线围绕谢盈萱饰演的刘三莲、邱泽饰演的宋正远以及刘三莲的儿子展翔展开。刘三莲是一名单亲母亲,她的丈夫意外离世后,发现原来丈夫在世时与另一个男人——宋正远有着长达数十年的感情纠葛。作为一个保守传统的女性,刘三莲被这种不可接受的现实打击得难以承受。她在内心深处对亡夫的背叛感到愤怒和无助,同时也必须面对儿子对父亲不一样的解读,以及与宋正远不得不发生的接触。影片通过刘三莲的角度,将观众引入一个复杂的情感漩涡。她既是传统家庭价值观的代表,也是一个在情感上被严重伤害的女人。谢盈萱的表演可谓淋漓尽致,她将一位遭遇丈夫“背叛”的女性从愤怒、失望到最后逐渐解脱的复杂心理展现得入木三分,观众随着她的情感波动,一同经历了从不可接受到逐渐理解、宽容和自我解放的过程。电影不仅仅停留在对刘三莲的个人困境的描述上,更通过她与宋正远的接触,呈现了一种极为复杂的情感关系。邱泽饰演的宋正远是一个外表坚强、内心却极度脆弱的男人。他虽然与刘三莲的丈夫有着深厚的感情,但在这段同性恋情中,他一直无法完全摆脱社会的眼光和自我的矛盾。在正远与刘三莲的多次碰撞中,观众看到的不仅仅是两位受伤者的对峙,更是一种复杂的互相理解与妥协的过程。影片的情感张力来自于角色之间的对立与理解,同时也展现了台湾社会对于LGBTQ群体的态度变化。尽管台湾在婚姻平权上的进步备受瞩目,但影片中的人物依然要面对深植于传统文化中的偏见和社会压力。宋正远和刘三莲的关系,不仅仅是两个因为同一个男人而纠葛的人,更是传统与现代、保守与开放的象征。宋正远和刘三莲的情感冲突与和解,正是电影试图探讨的核心:面对不一样的爱与亲情,如何在伤害中找到和解的出口。《谁先爱上他的》之所以在台湾影坛引发如此广泛的讨论,除了其情节充满张力之外,还因为其对人物心理的深入刻画。电影在塑造刘三莲这个角色时,深刻探讨了“背叛”与“和解”这一永恒的主题。通过她与儿子展翔的互动,观众进一步了解到家庭中的爱和冲突如何在现实中不断碰撞。展翔作为影片中最年轻的角色,是整部电影中情感线的另一个重要支点。虽然他的父亲在他生命中缺席已久,但他对父亲的记忆和情感依然深刻。在得知父亲的秘密之后,展翔并没有像母亲那样表现出强烈的抗拒,反而试图从一个更加开放的角度去理解父亲的选择。这种代际之间对“爱”的不同态度,也正是影片试图揭示的台湾社会在情感和伦理观念上的代际变化。年轻一代逐渐展现出更多的包容和理解,而旧有的传统观念则在逐渐瓦解。除了展翔这个角色之外,影片的另一大亮点在于其出色的剧本和对白。许多场景充满了情感的张力,尤其是在刘三莲与宋正远的对话中,那些暗含愤怒、悲伤和无奈的台词让人印象深刻。导演通过细腻的镜头语言和演员的情感表现,将这段三角关系中的复杂性刻画得十分真实,甚至让观众感同身受。与此影片中探讨的不仅仅是同性恋情的合法性或社会认同的问题,更深入地挖掘了“爱”这一主题的本质。无论是刘三莲对亡夫的执着,还是宋正远对已逝情人的悼念,抑或是展翔对于家庭关系的重新理解,影片中的每个人都在自己的情感世界中挣扎着寻求自我和解与宽恕。影片的刘三莲最终选择了放下心中的怨恨,与宋正远达成了一种超越情感纠葛的和解。这一结局虽然充满了悲伤,但也为观众留下了深深的感动。正如影片所传达的,爱有时不仅仅是占有和理解,更是一种宽容和释怀。通过这部电影,观众不仅看到了一个家庭如何在痛苦中找到新生,也感受到了一种跨越性别、关系甚至死亡的深刻爱意。《谁先爱上他的》是一部充满人性关怀的作品,它通过一个看似极端的情感故事,反映了许多人在现实生活中所面临的情感困境。这部电影不仅是对家庭关系的探讨,更是一部关于爱的宽容与接纳的深刻之作。无论是从情节的复杂性还是人物的深度刻画上,这部电影都值得观众去细细品味。